选调生,别患上“身份症”(选调生在基层)
老家在河南农村的清华大学选调生张信阳,2009年硕士毕业后来到重庆市合川区,成为合阳城街道团委书记,同时兼任凉亭子社区党委书记。放弃了高薪职位,孤身一人来到合川,张信阳坚定地打算扎根西部。“物质条件太好了,容易浮躁,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空间会更大,应该可以更有作为。”张信阳还有一兄一妹,都在父母身边,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他的压力。
“为了30年后无悔。”在张信阳看来,做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可能会比较辛苦,“但试想30年后,各方面都发展起来,那时再提现在的豪情壮志,就没机会实现了。趁年轻一定得拼一把!”
“既然同在基层工作,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其他公务员就没有什么区别。”在合川区选调生张信阳看来,一些选调生在工作当中容易患上“身份症”,把自己太当回事,这是不应该的。他有时还更羡慕村官,“在我的观点里,乡镇和街道都不能算基层,如果能常年驻村,自己会学到更多,得到更多磨练。”
有位选调生说,在基层锻炼,是一个“除躁气、戒娇气、增才气、聚人气”的过程。而巴南区选调生李晓琴则总结道,在农村,什么职务、头衔都是虚的,老百姓只对那些能切实解决问题的人服气。她说自己和村委会主任差距还很远,2500多名村民,主任可以叫出一半以上人的名字,而她现在才叫得出不到百人。
张信阳在社区里办成一件“大事”,这让他获得了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居民的支持。社区一居民楼背后有块私人老板占的苗圃,一到夏天垃圾多、污水多、蚊虫多,8年都未得到清理,群众怨言很大。张信阳找到街道负责部门,得到的回应是“困难较多”,后来他直接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街道相关部门开始全力配合。最终,“老大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群众为此还送来锦旗感谢。
《人民日报》全文:http://www.people.com.cn/h/2012/0702/c25408-390753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