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详细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力量  >  本院教师  >  在职教师


龙 俊

教授、博士生导师

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教育背景

2002-2006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006-2011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2009-2010 日本北海道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项目”资助)

工作履历

2011-2013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2013-2016 清华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2016-2021 清华大学准聘副教授(2019年起任法学院院长助理)

2021-2025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2022年起任法学院副院长)

2025至今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2025年起任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社会服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成员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

北京市法学会物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日民商法研究会秘书长

研究领域

民法学

研究概况

作为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成员全程参与《民法典》立法,被官方文件评价为“为我国制定一部科学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民法典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国家级二等功。《民法典》颁布后,又被聘任为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深度参与了《总则编解释》、《担保制度解释》、《合同编通则解释》等9部民法典系列司法解释的制定工作,被最高人民法院多次以感谢信形式表彰。此外,还受到中央依法治国办、人民银行、证监会、商务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的邀请,参与民法典配套规章的制定。

35岁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39岁被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续聘;在“三大刊”发表论文5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成果被他人引用两千五百余次;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并在结项中获得“优秀”评价;长期担任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的评审专家。

主讲民法总论、民法总论专题研究、物权法、债法、合同法、亲属继承法、婚姻家庭法等课程,教学评估常年进入全校前5%,曾获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在线教学优秀教师优秀奖等荣誉,主讲多门课程入选清华大学精品课。

奖励与荣誉

1. 2023年被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续聘(国家级)

2. 2020年因参与编纂民法典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的二等功(国家级)

3. 2019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国家级)

4. 2013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国家级)

5. 2022年获第九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二等奖(省部级)

6. 2020年获第八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二等奖(省部级)

7. 2016年获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奖二等奖(省部级)

8. 2024年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9. 2021年获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

10. 2020年获清华大学在线教学优秀教师优秀奖

11. 2019年获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12. 2018年被北京市法学会授予“百名法学英才”荣誉称号

13. 2017年获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14. 2013年当选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

15. 2011年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16. 2011年当选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17. 获得“江平民商法奖学金”、“清华法学特等奖学金”等。

学术成果

(一)论文

1.《民法典中的动产和权利担保体系》,载《法学研究》202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21年第4期转载)。

2.《夫妻共同财产的潜在共有》,载《法学研究》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17年第10期转载)。

3.《中国物权法上的登记对抗主义》,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5期。

4.《权益侵害之要件化》,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4期。

5.《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权及其限制——“上海盘起诉盘起工业案”判决的评释》(与导师崔建远教授合发),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6期。

6.《论夫妻共同财产的三重归属规则》,载《中国法律评论》2025年第3期。

7.《论债权的多重转让——以〈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第50条的解释论为中心》,载《比较法研究》2024年第5期。

8.《论单一法律行为在物权变动中的多重效力设计》,载《中国法律评论》2024年第1期。

9.《债之保全和转让规则的发展与创新》,载《中国法律评论》2023年第6期。

10.《民法典时代保证金的双重属性》,载《法学杂志》2021年第4期。

11.《民法典中的债之保全体系》,载《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4期。

12.《物权变动模式的理想方案与现实选择》,载《法学杂志》2019年第7期。

13.《民法典物权编中让与担保制度的进路》,载《法学》201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2019年第6期转载)。

14.《动产抵押对抗规则研究》,载《法学家》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16年第9期转载)。

15.《论意思表示错误的理论构造》,载《清华法学》2016年第5期。

16.《民法典时代担保从属性规则的强化》,载《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12期。

17.《论抵押物转让规则改革——基于〈民法典〉与〈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的融贯性思考》,载《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

18.《彩礼返还的理论基础与请求权构造》, 载《学习与实践》2024年第10期。

19.《〈民法典〉继承编对重大争议问题的取与舍》, 载《社会科学辑刊》2024年第5期。

20.《“抵押不破租赁”规则的解释论》, 载《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

21.《〈民法典〉中婚姻效力瑕疵的封闭性》,载《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22年第12期转载)。

22.《论未登记物权与租赁权之对抗关系》,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23.《公示对抗下“一般债权”在比较法中的重大误读》,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14年第11期转载)。

24.《代位權的行使與合同效力的確定「(二○一一)民提字第七號」判決評釋》,载《月旦民商法杂志》第36期(2012年6月)。

25.《租赁合同的效力、解除方式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载崔建远等著《民法原理与案例分析》,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二)著作

1. 独著:《登记对抗制度研究》,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

2. 独著:《婚姻家庭法》,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年版。

3. 独著:《民法中的意思自治与信赖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 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

5. 副主编:《法典化时代的法治建设》,法律出版社2024年版。

6. 副主编:《信息化时代的法治建设》,法律出版社2024年版。

7. 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 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四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 主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三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 参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二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 参编:《清华法律评论》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三)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9BFX118),结项获得“优秀”评价。

2.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12CFX063)。

3. 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2M510230)。

4. 主持清华大学人文振兴项目(2015-2016)。

5. 主持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科研项目(2023-2026)。

6. 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19AFX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