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信息  >  正文

国际竞争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五届清华-伯克利年度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3-05-31    浏览量:

2023年5月20日至21日上午,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联合组织的“第五届清华-伯克利知识产权跨境诉讼年度论坛”在清华大学廖凯原楼模拟法庭举办。

本次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最高人民法院、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司法和行政人员,清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管理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学者,以及中国、美国、英国、巴西等多个国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律所合伙人等,围绕近期中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跨境诉讼的相关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

 

▲图为 | 周光权院长和Erwin Chemerinsky院长

在论坛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教授和伯克利法学院院长Erwin Chemerinsky教授分别致辞,对参与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强调了本次论坛对于中美文化交流尤其是知识产权合作的重要意义,并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论坛包含六个主题,分别为“数据、案例及立法进展”、“数据挖掘、数据爬取和IP保护”、“标准必要专利:行政执法、全球利率、反诉讼”、“药品链接制度以及其他药品专利问题”、“海外活动对国内诉讼的影响”以及“恶意知识产权登记”。围绕上述主题,嘉宾们展开了精彩的演讲与热烈的讨论。

▲图为 | 线下嘉宾

▲图为 | 线上嘉宾

主题一:数据、案例及立法进展

该主题由伯克利法学院法律与技术中心亚洲项目负责人Mark Cohen教授主持,具体介绍和讨论中美双方在专利无效率、国内外胜诉率、损害赔偿、禁令等相关问题上的最新统计数据。

科睿唯安公司的代表Thomas Lunde在区分知识产权案件(IP case)和知识产权诉讼(IP litigation)的前提下,介绍了专利诉讼数量、跨境知识产权诉讼数量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比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不同法域的情况,归纳分析了跨境知识产权诉讼的类型和地区分布特征,最后介绍了不同国家或地区以及COVID对于跨境知识产权诉讼策略产生的不同影响。

知产宝公司联合创始人张璇先生的代表以“中国涉外创新保护概况及动态研究”为题,以相关统计数据为支撑,介绍了中国2011-2022年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分析了近五年(2018-2022)中国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在年度、国别和案件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特征,最后分享了专利领域、滥用知识产权和恶意诉讼等知识产权专题领域的新动态。

知识产权交易数据分析平台KTMine的代表John Wiora介绍了2013-2020年中美专利转让的数量及其发展趋势、专利转让人的国别分布特征以及交易专利所分布的主要技术领域。

原专利复审委员会研究部副主任、北京志霖事务所高级顾问卢阳以“专利无效案件数据趋势”为题,从立案量、结案量和审查周期等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专利无效案件的整体趋势,分析了2022年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领域无效决定结果的分布情况以及中外专利权人的无效案件结论,最后归纳总结了2022年度的相关典型案例。

主题二:数据挖掘、数据爬取和IP保护

该主题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国斌教授主持,各位嘉宾讨论了版权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下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训练监管的关键问题。

▲图为 | 主题二嘉宾

微软亚洲研发集团法务总经理Kevin Luo以“法律问题和AI发展的数据使用实践”为题,首先梳理了主要法域应对技术变革的立法演变,并对比了欧盟、美国和中国AI监管的发展趋势;其次介绍了负责任AI的基本原则以及微软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最后归纳分析了获取和使用数据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

新浪集团法务总经理谷海燕以“社交平台与AI数据训练”为题,介绍了数据在人工智能场景中的训练和预测作用、数据分析的技术过程、数据类型以及平台获取和加工的数据和数据产品的保护问题,并从用户、公司和社会与国家的视角分析了未经授权的数据挖掘和爬取可能产生的风险,并就数据保护提出建议。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舸以“作为财产的大数据——以认知效率为视角”为题,首先介绍了大数据保护的典型案例,随后对比了数据保护的财产权模式和非财产权模式,并从认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大数据保护的财产权模式能够以更高的认知效率、更好地平衡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

在讨论环节,崔国斌教授向发言嘉宾提出,如果要求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系统在使用数据进行训练时获取版权许可,那么对于AI研发者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数据挖掘是否属于合理使用?Kevin Luo先生认为,如果过分限制网络公开数据的使用,会阻碍AI的发展,需要在技术发展和权利保护之间保持平衡,并期待司法和立法可以给予更多指导。谷海燕女士表示,社交平台非常欢迎在数据使用方面与微软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开展合作。蒋舸副教授认为,用于人工智能训练的数据挖掘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取决于是否存在市场失灵。

主题三:标准必要专利:行政执法、全球利率、反诉讼

该主题由伯克利法学院高级研究员郝元博士主持,与会嘉宾讨论了SEP许可问题,包括全球费率的设定、许可水平的高低、反诉讼禁令、行政执法以及反垄断责任等重要议题。

▲图为 | 主题三嘉宾

就当前SEP许可面临的挑战,Bird & Bird律师事务所的代表 Richard Vary分享了自己对于手机和汽车行业SEP许可相关变化的观察。例如,以百分比计算许可费率、总许可费的想法(aggregate royalty rates)和现行的纠纷解决机制(法院)都难以适应IOT时代的要求,需要采用新的许可费计算方式和替代型的纠纷解决机制(如仲裁)来应对上述变化和挑战。

高通公司的代表Chris Longman对Richard Vary的评论进行了回应。他认为,尽管仲裁可以促进纠纷解决,但法院在SEP许可和其他类型纠纷解决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作用仍然无法被取代。

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睿律师根据丰富的从业经验,从被许可人角度分享了汽车行业SEP许可面临的问题。他指出,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尚未形成成熟的许可模式,汽车制造商缺乏SEP许可方面的经验,并对SEP许可问题在法律上将如何得到解决的问题表达了关切。

VIA Licensing公司的代表Thomas Chia 在对比传统双边许可机制的基础上介绍了专利池的运行机制及其在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许可交易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由于SEP的数量和重要性日益增加,专利池在应对SEP许可交易带来的挑战方面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刘孔中教授分享其对于欧盟SEP制度的观察。刘教授认为,SEP的FRAND许可需要事前监管,而且为了应对SEP许可带来的挑战,第三方主体SSO需要更多的自我监管并承担更多任务与责任。刘教授还归纳介绍了欧盟近年来在应对SEP相关问题上的一系列法律举措,并简要介绍了德国最高法院在SEP问题上的特殊立场,并就中国如何应对欧盟的举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主题四:药品链接制度以及其他药品专利问题

该主题由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前首席法官Randall R. Rader主持,与会嘉宾讨论了专利链接制度的最新进展、药品专利无效的关键案例、药品专利侵权的等同原则及其对专利链接制度的影响等具体议题。

▲图为 | 主题四嘉宾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崔宁法官介绍了中国药品专利司法保护的新发展,包括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受理和审结的药品专利链接案件数量、已审结案件的主要争议问题及其法律适用,归纳总结了其他相关的药品专利链接案件,呈现了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在药品专利保护方面的积极探索。

北京隆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波律师以实证数据为支撑,分享了其对中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运行实况的观察。他具体介绍了中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差异、中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运行概括以及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当前热点、问题以及建议。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邰红律师以“对仿制药销售的法律行动”为题,介绍了中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发展历程、仿制药上市过程以及期间可能面临来自原研药企业的法律行动、在专利链接制度下仿制药上市遭遇药品专利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并分享了相关典型案例。

美国强生公司的代表Paul Coletti认为,中国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新近建立的,可能需要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加以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专利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品牌药品的研发非常重要,但同时也需要保证仿制药品在市场上的一席之地,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非常重要。

在讨论环节,Rader法官提出了如何完善中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问题。邰红律师认为,应适当拓宽上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平台中可登记的药品专利类型。许波律师认为,短期内修改专利法并不现实,应在实操中以制度目的为指导澄清现有规则,为各方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

主题五:海外活动对国内诉讼的影响

该主题由伯克利法学院法律与技术中心创始人及联合主任Robert Merges教授主持,与会嘉宾讨论了:(1) A国专利诉讼中的有效性和范围争论对B国诉讼中的平行问题的影响;(2)跨国专利诉讼的战略排序问题;(3)如何将不同司法管辖区的设计保护行动进行排序和叠加,形成一个重叠和支持设计保护的跨国“网”。

▲图为 | 主题五嘉宾

Steptoe & Johnson律师事务所的Timothy Bickham律师简要回顾并介绍了专利跨境诉讼的早期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兴起的原因,从实务角度分析了提起跨境专利诉讼所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认为跨境专利诉讼的作用并不总是消极的,也存在防御性的一面。

立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谢冠斌律师介绍了海外活动对程序、技术问题和诉讼策略的影响,并结合不同法域的典型个案,分析了海外活动对于国内专利诉讼可能产生的影响。

Licks Legal律师事务所的Carlos Aboim律师简要介绍了巴西的诉讼程序和专利侵权救济制度,并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专利禁令救济在巴西法院的适用情况,以及巴西专利侵权救济制度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及其对于跨境专利诉讼策略的影响。

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秘书长洪燕从Nichia vs Everlight案切入,介绍了海外活动对国内专利诉讼的影响,并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她认为,跨国企业间专利诉讼的核心是商业竞争,诉讼策略要根据全球市场的状况制定,本国战场和他国战场之间存在相互牵制和平衡的关系,专利诉讼的主要目的在于促成和解。

Charles River Associates公司副总裁邓飞从整体路径、具体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数据和信息可获得性等方面介绍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计算在中美法律实践中的异同,并从专家证言接纳标准、专家与当事方之间沟通的披露豁免和报告提交、庭审质证程序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学专家辅助人制度在中美实践中的异同。

主题六:恶意知识产权登记

本主题由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何天翔主持,与会嘉宾介绍了商标和专利恶意注册的统计数据和案例,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发展,并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康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

▲图为 | 主题六嘉宾

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代表Jennifer Chicoski女士介绍了近年来美国商标申请的概况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在应对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和注册方面做出的努力,并结合案例说明了美国专利商标局近期打击不正当商标申请和注册的情况及其接下来会采取的行动。

McCabe & Ali LLP 的代表Emil J. Ali律师根据其实践经验,介绍了外国人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专利或商标申请的条件和程序,尤其是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在申请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关规定。

伯克利法学院的Mark Cohen教授借助详细的实证数据介绍了中国和美国在恶意商标申请方面的情况,比较了中国和美国近期在打击恶意商标申请上做出的努力。他认为,中美的做法有许多共同之处,并主张应当采取更多元化的举措,同时强调要加强中美在该领域的合作。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艳锋律师通过直观的数据介绍了我国商标申请注册的现状,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恶意商标注册及恶意维权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最后分享了立法、行政和司法应当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规制的看法。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冯术杰以“中国恶意商标申请:一个多维度解决方案”为题,分析了恶意商标申请的原因,然后从司法、立法以及行政的角度对如何规制恶意商标申请进行了分析,主张构建合理的商标注册要求。

在总结环节,Mark Cohen教授认为,商标恶意申请是一个新现象,中国和美国在应对商标恶意申请方面有自己的传统和做法,存在值得相互学习的地方,应当通过加强合作来更好地应对这一新现象。

▲图为 | 会议主图

论坛闭幕式由伯克利法学院法律与技术中心创始人及联合主任Robert Merges教授和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国斌教授致词。Robert Merges教授和崔国斌教授对各位嘉宾、听众和工作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并期待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至此,论坛圆满结束。

本届清华-伯克利知识产权跨境诉讼年度论坛围绕“数据、案例及立法进展”、“数据挖掘、数据爬取和IP保护”和“标准必要专利:行政执法、全球利率、反诉讼”、“药品链接制度以及其他药品专利问题”、“海外活动对国内诉讼的影响”以及“恶意知识产权登记”等近期的重要话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加深了中美两国专业人士对彼此知识产权保护实践的理解,拓宽了中美知识产权对话的渠道,加深了外界对于中美知识产权的了解,对于强化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