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习近平法治思想  >  正文

法学院公益普法宣讲团:宣讲接地气,法治入人心

发布时间: 2022-10-27    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报告明确了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今年3月,一支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组成的普法项目工作团队正式成立,致力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民众法治观念。公益普法宣讲团在工作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方式,并尝试普法短视频的创新形式,让宣讲接地气,让法治入人心。

今年3月,一支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组成的普法项目工作团队正式成立,致力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形式丰富的公益普法系列活动传播法治思想。今年9月,在学院的支持下,该团队更名为清华大学法学院公益普法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开始面向全国中小学进行普法宣讲,同时推出普法短视频和普法慕课。截至10月,宣讲团已与全国各地多所中小学、各高校相关组织及公益社团等建立了友好合作,推出的创意普法短视频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宣讲团已累计完成22场普法宣讲,覆盖人数超7200人次;推出普法短视频三期,各平台播放总量达70万人次。

普法宣讲:线上线下相结合

宣讲团围绕多个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法宣讲,内容既有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内容的解读,也有从实际出发,针对网络打赏、游戏充值、校园欺凌等社会热点问题的深入分析,充分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宣讲过程中,讲师们会根据学生们的关注热点、理解能力、普法需求,灵活调整宣讲方式,以便得到更好的宣讲效果。在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组织的宣讲中,面对听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宣讲团与其他高校相关组织联合开展手语普法宣讲,采用双语课件,通过近30幅原创手绘实现法律知识可视化,借助双语屏幕实现字幕、手语同屏播放。法学院2020级博士生沈晓白对青少年普法工作深有感悟,她表示,在备课过程中感受到宣讲团成员对普法事业的热情、扎实的专业功底、严谨负责的态度,这是清华学子社会责任感的最好例证。

普法视频:寓教于乐

除了传统的讲授方式外,宣讲团还打造了系列普法短视频,将法律知识、社会热点问题以新媒体的方式呈现,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了配合国家反诈骗宣传活动,宣讲团以“真的值得分享——全民反诈App”为主题拍摄了一期短视频,全力营造校园内防诈反诈宣传氛围,有效加强校内学生防诈反诈意识和能力,该作品获评清华大学网络安全短视频展映一等奖。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邓咏珊说:“普法短视频是公益普法宣讲团的一次大胆创新,希望借此向社会传递法治观念和社会关怀,这也是宣讲团努力宣讲的意义所在。”宣讲团团长、法学院2021级博士生胡怀宇对团队的成长发展寄予希望,他表示,不做自我感动的事,做有利于学生的实事。期待集众人之力,行公益之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清华大学法学院公益普法宣讲团的成立与发展,也是青年学子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今后,宣讲团将继续面向中小学开展普法宣讲,并加强外联建设、讲师管理、课程开发、宣传推广和视频制作等五方面内容,争取实现宣讲成效与法治教育需求高度契合,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